258.html 20 KB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
  1.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2.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1//EN" "http://www.w3.org/TR/xhtml11/DTD/xhtml11.dtd">
  3. <html 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 xml:lang="en">
  4. <head>
  5.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application/xhtml+xml; charset=utf-8"/>
  6. <meta name="Generator" content="Atlantis Word Processor 4.0.6.6"/>
  7. <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style.css"/>
  8. <title>第十一章</title>
  9. </head>
  10. <body><h2 class="h21"><a id="a1370"></a><a id="a1371"></a><a id="a1372"></a>第十一章</h2>
  11. <p class="p28"><span class="t25">阴郁之城</span></p>
  12. <p class="p38"><span class="t25"><img src="images/img57.jpg" width="135" height="32" alt="img57.jpg"/></span></p>
  13. <p class="p29"><span class="t29">我</span><span class="t28">静坐了</span><span class="t27"> </span><span class="t28">一个多</span><span class="t27"> </span><span class="t28">小时</span><span class="t27"> </span>(期间安斯洛波格斯也睡着了),直到东方泛起鱼肚白,朦胧的雾影如被遗忘的古老黎明幽灵般在水面游移。那是从水床升腾的雾气,正迎接朝阳。灰白渐变为淡黄,淡黄又晕染成绯红。紧接着,壮丽的光束划破东方天际,晨曦的使者乘着箭矢般的光径飞驰而来,驱散幽灵般的雾气,用轻吻唤醒群山——它们飞越重重山峦,掠过道道经线。转瞬间,金色天门洞开,太阳如新郎步出洞房,带着千万矛戟闪耀的威仪与荣光,拥吻黑夜,为她披上光明,白昼就此降临。</p>
  14. <p class="p34">但此刻我除了头顶美丽的蓝天外什么也看不见,因为水面上笼罩着浓雾,仿佛整个湖面都被棉絮般的云朵覆盖。然而阳光渐渐驱散雾气后,我发觉我们正漂浮在一片壮阔的碧蓝水域上,根本望不到岸。在我们后方约八九英里处,延绵不绝的陡峭山峦构成了湖泊的天然堤坝——毫无疑问,那条地下河正是通过某处山体缺口汇入这片开阔水域。后来我确实证实了这个猜想,而独木舟在如此远的距离仍能感受到暗流牵引,也侧面印证了这条神秘河流非凡的流速与笔直的走向。</p>
  15. <p class="p34">很快,更确切地说是刚醒来的乌姆斯拉波加斯,发现了另一个令人不安的迹象。他注意到水面有个泛白的物体,便划桨带我们靠近,结果发现竟是具面朝下漂浮的男尸。更骇人的是,当乌姆斯拉波加斯用船桨将尸体翻过来时,那张凹陷的面容赫然是——你猜是谁?正是两天前被地下河漩涡吞噬的那个可怜仆人!这景象令我毛骨悚然。原以为早已将他永远留在身后,谁知暗流竟带着他同我们完成了这段恐怖旅程,最终在此处重逢。尸体的模样极为可怖:接触过火焰支柱的痕迹清晰可见——整条手臂萎缩焦枯,头发全被烧光。如我所说,那张凹陷的面容凝固着被漩涡吞噬时,我在他活着的脸上见过的绝望神情。历经种种磨难后,这场景让我脆弱的精神再受冲击。正当此时,尸体突然毫无征兆地下沉,仿佛完成使命般退场——实则是翻身时释放了体内气体。它逐渐沉向透明深渊,我们能清晰追踪其轨迹,直到最后只剩一串急速上升的气泡标记其路径。当这些气泡也消失时,我们可怜的仆人终于彻底谢幕。乌姆斯拉波加斯沉思着目睹全程。</p>
  16. <p class="p34">"他为何追随我们?"他问道,"麦库玛赞,这对你我可是凶兆。"说着竟笑了起来。</p>
  17. <p class="p34">我愤怒地瞪着他,向来厌恶这类不祥的暗示。即便真有这种想法,体面人也该憋在心里。我最恨那些拿别人当恐怖预兆主角的家伙,或是那些梦见你被当作重犯绞死,还非要在早餐时详述噩梦的人——哪怕为此早起也在所不惜。</p>
  18. <p class="p34">这时其他人陆续醒来,发现我们终于逃离恐怖的地下河重见天日,顿时欢欣鼓舞。随后爆发了关于下一步行动的激烈讨论,最终结论是:在饥肠辘辘且干粮几乎被淡水蟹抢光的情况下(仅剩几片干肉脯),我们必须立即靠岸。但新难题出现了——根本看不见岸线。除了地下河入口处的峭壁,目力所及只有波光粼粼的广阔湖面。不过观察到成群水鸟持续从左方飞来,我们判断它们正从岸边觅食地飞往湖中栖息,于是调转船头朝鸟群来向划去。不久湖面刮起顺风,我们用毛毯和长杆临时做成船帆,借风疾驰。分食完最后的干肉脯,就着清澈湖水咽下后,我们点燃烟斗,静待命运安排。</p>
  19. <p class="p34">航行一小时后,古德突然用望远镜兴奋地宣布发现了陆地,并指出从水色变化判断我们正接近河口。转眼间,一座堪比圣保罗大教堂的金色穹顶刺破晨雾,正当我们惊疑不定时,古德又报告了更重要的发现——有艘小帆船正朝我们驶来。这个很快被肉眼证实的消息让我们激动不已:这片神秘湖泊的居民竟掌握航海技术,暗示着某种文明的存在。</p>
  20. <p class="p34">几分钟后,来船显然也发现了我们。它略作迟疑便调转船头疾驰而来。待逼近至百码距离时,我们看清这是艘精巧的欧式木板船(非独木舟),其帆幅与船体比例惊人。但更令我们震惊的是船上肤色<span class="t31">几乎与我们同样白皙</span>的一男一女。</p>
  21. <p class="p34">我们不可置信地面面相觑,但这确是事实。虽非金发,二人明显属于白人种族,肤色如同西班牙或意大利人。这个确凿证据印证了那个传说——在神秘力量的指引下,我们真的发现了高原上的神秘白种部族!想到这个壮举的荣耀,我几乎要欢呼出声,我们激动地握手庆贺这次意外成功。多年来我始终听闻关于这片大陆腹地存在白种部落的传闻,如今亲眼所见仍觉震撼。诚如亨利爵士所言,古罗马人"非洲总有新奇"的谚语何其正确。</p>
  22. <p class="p34">男子体格匀称但不魁梧,黑直发配着鹰钩鼻与聪慧面容。他身着棕色无袖短衫与同色系褶裥短裙,裸露的四肢戴着疑似黄金的厚实环饰。女子生着甜美野性的面孔,褐色卷发下双眸灵动。她的服装后来我们才明白——先是及膝亚麻衬裙,外裹四尺宽十五尺长的彩边布料(末端染色标示社会地位),以优雅褶皱缠绕后搭左肩,右臂与胸脯则完全裸露。这种简约而惊艳的装束令讲究衣着的古德赞叹不已。</p>
  23. <p class="p34">然而对方的震惊远胜于我们。男子起初恐惧地绕着独木舟徘徊,最终在喊话距离用柔美却完全听不懂的语言试探。我们轮番用英语、法语、拉丁语等十余种语言回应,却只让他更加困惑。那位女士则专注打量我们,而古德透过眼镜的凝视似乎反令她愉悦。当男子调转船头顺风飞驰时,古德突然向女士飞吻——这冒险举动竟获回应:她瞥见同伴正忙于操帆,便迅速回赠一吻。</p>
  24. <p class="p34">"啊!"我说,"看来我们终于找到了这个国家的人能听懂的语言。"</p>
  25. <p class="p34">"既然如此,"亨利爵士说,"古德将成为无价的口译员。"</p>
  26. <p class="p34">我皱了皱眉——我向来不赞同古德轻浮的言行,他也心知肚明——于是将话题转向更严肃的方向。"很明显,"我说,"那人很快就会带着大批同伴回来,我们最好先想好如何应对。"</p>
  27. <p class="p34">"问题在于他们会如何对待我们?"亨利爵士反问道。</p>
  28. <p class="p34">至于古德,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开始从一堆行李底下抽出一个方形小锡盒——这盒子跟随我们走南闯北从未离身。我们曾多次劝古德丢掉这个累赘的锡盒,他却始终不肯透露里面装了什么,只是神秘地说有朝一日会派上大用场。</p>
  29. <p class="p34">"你到底要干什么,古德?"亨利爵士问道。</p>
  30. <p class="p34">"干什么——当然是换衣服!你们总不会指望我穿着这身破衣服踏上新大陆吧?"他指着自己沾满尘土的旧衣服说。不过就像古德所有的物品一样,这些衣服虽旧却整洁如新,每处破口都精心缝补过。</p>
  31. <p class="p34">我们不再多言,屏息注视着他接下来的举动。他先让精通此道的阿尔方斯为他修剪头发和胡须——要不是缺乏热水和肥皂,我猜他恨不得把胡子全刮掉。接着他提议降下独木舟的帆布,集体沐浴。阿尔方斯见状惊得直拍手,嘟囔着"这些英国人真是不可思议"。乌姆斯拉波加兹虽然像所有教养良好的祖鲁人一样注重清洁,但对在湖里游泳的乐趣不以为然,只是饶有兴趣地看着我们。冷水浴后我们神清气爽地回到舟中,坐在阳光下晾干身体。这时古德打开锡盒,先取出一件洁白如新的伦敦蒸汽洗衣店出品白衬衫,接着拆开层层包装——棕纸、白纸、最后是银箔纸。我们屏住呼吸,看着一件件华服重见天日:当最后一片包装纸被小心展开时,一套缀着金色肩章、蕾丝与纽扣的英国皇家海军指挥官礼服赫然呈现,配剑、三角帽、锃亮的漆皮靴一应俱全。我们简直目瞪口呆。</p>
  32. <p class="p34"><span class="t31">"什么!"</span>我们惊呼,<span class="t31">"你竟然要穿这些?"</span></p>
  33. <p class="p34">"当然,"他镇定自若地回答,"要知道第一印象至关重要,特别是,"他补充道,"我发现现场有女士在场。我们中至少该有个人穿得体面些。"</p>
  34. <p class="p34">我们哑口无言——古德竟能数月来巧妙隐藏这个箱子的秘密。唯有一个建议:请他贴身穿着锁子甲。他担心会影响外套的垂坠感(此刻那外套正摊在阳光下熨平褶皱),但最终接受了这个保险措施。最有趣的是目睹老乌姆斯拉帕加斯的震惊和阿尔方斯对古德变装的狂喜。当古德佩戴着全部勋章站在湖边顾影自怜时——就像那个爱上自己倒影的古希腊少年(我一时记不起名字)——这位祖鲁老战士终于爆发了:</p>
  35. <p class="p34">"噢,闪光之人!"他嚷道,"我一直觉得你是个矮胖丑男,像临产的母牛般臃肿。现在你却像开屏的蓝松鸦!说真的,闪光之人,你亮瞎我的老眼了。"</p>
  36. <p class="p34">古德不太喜欢别人提到他的肥胖——说实话这称呼并不公允,因为高强度训练已让他腰围缩了三寸——但乌姆宝嘉斯的赞美还是让他颇为受用。至于阿尔方斯,他简直欣喜若狂。</p>
  37. <p class="p34">"啊!先生这英武气派——活脱脱是战神再世。等上岸后小姐太太们准会这么夸赞。先生简直完美,让我想起我那位英雄祖父——"</p>
  38. <p class="p34">我们及时打断了阿尔方斯的奉承。</p>
  39. <p class="p34">看着古德精心打扮展现的风采,好胜心在我们胸中燃起。大家纷纷翻箱倒柜找出最体面的行头——虽然我们最多只能换上备用的猎装(每人都有好几套)。即便用尽世间华服,也难掩其貌不扬;但亨利爵士那身崭新花呢套装、绑腿皮靴,完美衬托出他伟岸的身姿。阿尔方斯也隆重打扮起来,还特意捻了捻他那巨型八字胡。就连向来不屑修饰外表的乌姆宝嘉斯老人,竟也破例从油灯里蘸了点儿油脂,用麻絮把铁头环擦得锃亮,堪比古德的漆皮靴。最后他套上亨利爵士赠予的锁子甲,系好"穆查"腰布,将英科西-卡斯战斧稍作擦拭,威风凛凛地亮相了。</p>
  40. <p class="p34">在此期间,我们刚结束沐浴就重新升起了帆,稳步向陆地——更准确地说,是向一条大河的河口驶去。不久后——约莫在那艘小船离开我们一个半小时后——我们望见从河道或港湾中驶出大批船只,其中最大的载重达十至十二吨。一艘二十四桨的划艇格外醒目,其余多为帆船。透过望远镜,我们很快辨认出那艘划艇是官船:船员都穿着类似制服的装束,前甲板上站着一位须发皆白、腰佩长剑的老者,气度不凡,显然是这艘船的指挥官。其他船只上则挤满了被好奇心驱使的民众,正拼命划桨或扬帆向我们驶来。</p>
  41. <p class="p34">"关键时刻到了,"我说,"赌一把?他们是来示好还是来结果我们的?"</p>
  42. <p class="p34">无人能作答。那位佩剑老者威风凛凛的模样让我们隐隐不安。</p>
  43. <p class="p34">这时古德发现距我们约两百码的水面有一群河马,提议若能射杀几头,或许能震慑土著。这主意当时竟被我们一致叫好。于是我们立即取出八口径步枪——所幸还剩几发子弹——准备行动。四头河马正游弋其间:一头雄兽、一头雌兽和两头幼崽,其中一头已长成四分之三体型。我们轻易逼近它们,这些庞然大物只是懒洋洋地沉入水中,又在几码外浮起;其异常温顺的状态令我隐隐不安。当来船距我们约五百码时,亨利爵士首先开火,子弹正中那头亚成年河马双眼之间,贯穿头骨使其当场毙命,尸体沉没时拖出一道长长的血痕。我随即射向雌兽,古德则瞄准雄兽。我的第一枪虽命中却未致命,受伤的河马剧烈扑腾着沉入水中,不久又浮出水面疯狂喷息,将周围水域染成猩红,最终被我的第二发子弹结果。枪法拙劣的古德完全射偏,子弹只擦伤了雄兽面颊。当我开第二枪时,瞥见这些土著显然从未见识过火器——枪声与河马中弹的景象引发了极大骚动。有人惊恐叫喊,有人调转船头逃窜,连那位佩剑老者也面露惊疑,喝令官船停止前进。</p>
  44. <p class="p34">我们无暇细观,因为受伤的雄兽在四十码外暴怒浮出,双眼凶光毕露。众人齐射命中其多处,这头巨兽重伤沉没。此刻好奇心逐渐战胜了围观者的恐惧,几艘船冒险靠近,其中包括约两小时前遇见的那对男女,他们的船几乎与我们并排。突然那头受伤的雄兽在距他们不足十码处再度现身,张着血盆大口直扑其独木舟。女人尖叫,男人拼命划桨却无济于事。眨眼间,我看见血红巨颚伴着象牙寒光咬住脆弱的小船,船身顿时被撕掉大半,整船倾覆。落水者挣扎之际,暴怒的河马已调头扑向水中挣扎的姑娘。就在獠牙即将咬住她的刹那,我抬高枪口对准河马咽喉扣动扳机。中弹的巨兽翻滚着喷出鲜血,未及恢复又被我补上第二枪,终于彻底沉没。我们旋即抢救落水者——男子已游向别船——最终成功将姑娘救上独木舟(在围观者的欢呼声中),她虽精疲力竭却奇迹般毫发无伤。</p>
  45. <p class="p34">此时那些船只已在远处聚拢,我们能看出船上那些显然惊惶失措的人正在商议对策。为避免他们得出对我们不利的决定,我们立即划桨向他们靠近。古德站在船头,彬彬有礼地向四面八方脱帽致意,和蔼的面容上洋溢着温雅而睿智的微笑。多数小船在我们逼近时纷纷后退,但仍有几艘坚守原地,那艘大型划艇则迎面驶来。当我们两船相接时,我发现那位仪态威严的指挥官对我们——尤其是古德和 Umslopogaas 的奇特外貌流露出惊愕与敬畏交织的神情。他的装束与我们最初遇见的那人相似,只是衬衫并非棕色粗布所制,而是镶着紫边的纯白亚麻材质。但格纹短裙完全相同,左膝上方与臂膀上的厚重金环也如出一辙。划桨手们仅着短裙,上身赤裸至腰间。</p>
  46. <p class="p34">古德以格外夸张的姿态向这位长者脱帽行礼,并用最纯正的英语问候他的健康。对方将右手前两指水平贴在嘴唇上停留片刻作为回应,我们理解为这是他们的问候礼仪。接着他用与首位接触者同样柔和的语调对我们说了几句话,我们只得摇头耸肩表示不解。阿尔方斯将这个与生俱来的动作演绎得淋漓尽致,其优雅仪态令人无法见怪。双方僵持之际,饥肠辘辘的我决定用张开嘴巴指向喉咙,继而揉搓腹部的动作示意。老者立刻会意,用力点头指向港口方向,同时他船上的一名水手抛来绳索示意我们系牢。于是这艘划艇拖着我们,在其余船只簇拥下飞速驶向河口。</p>
  47. <p class="p34">约二十分钟后,我们抵达挤满围观船只的港口入口。注意到所有居民大体属于同一种族,只是肤色深浅有别——有些女士的肌肤甚至白得耀眼,而最深肤色也不过近似黝黑的西班牙人。当宽阔的河道突然转弯时,我们初次目睹后来被称为"米洛西斯"(意为"蹙额之城",源自<span class="t31">mi</span>即"城"与<span class="t31">losis</span>即"蹙额")的奇景,不禁发出惊喜的赞叹。</p>
  48. <p class="p34">距河岸约五百码处,一道两百英尺高的花岗岩绝壁拔地而起,这无疑曾是原始河岸——如今通过疏浚河道与修筑堤坝,崖壁与现河岸之间形成了码头与道路网络。崖顶矗立着与绝壁同质的花岗岩建筑群,呈三面合围的方形布局,唯余一面除带垛墙的矮门外完全敞开。后来我们得知这宏伟建筑是女王(实为众女王)的宫殿。宫殿后方,城市缓坡向上延伸至闪耀的白大理石建筑,顶端正是我们早先看到的金色穹顶。除这座建筑外,整座城市均由红花岗岩建造,规整的街区被宽阔道路分隔。目力所及皆是带花园的单层独立住宅,多少缓解了红岩景观带来的视觉疲劳。</p>
  49. <p class="p34">宫殿后方,一条超乎寻常的宽阔大道沿山脊延伸约一英里半,尽头似乎是环绕山顶发光建筑的广场。但真正令我们屏息的奇观是正前方的宫殿大阶梯。想象一下:六十五英尺宽的宏伟阶梯由两段各一百二十五级的台阶组成(每级高八英寸宽三英尺),通过六十英尺长的平台衔接,从悬崖边缘的宫墙直抵人工运河。这奇迹般的建筑由单一巨型花岗岩拱门支撑,两段阶梯间的平台正是拱顶所在。更令人惊叹的是从主拱门跃出的辅助飞拱——这种前所未见的建筑形式其曲线跨度达三百英尺,弧长五百五十英尺,仅以五十英尺接触面承托桥梁,一端嵌入主拱门,另一端楔入绝壁实体岩层。</p>
  50. <p class="p34">这座阶梯堪称令任何建筑师骄傲的杰作。我们后来得知,这项肇始于远古的工程曾四次失败,半途荒废三百年,直到年轻工程师拉迪马斯以性命为赌注立誓完成。他获得五年期限与无限资源,经历三次坍塌后,在准备自杀的夜晚梦见神秘女子点化,最终创新工法成功建成。在五年期限的最后一天,他携新娘公主踏阶入宫,后来通过婚姻继承王位,创立了延续至今的"阶梯王朝"。为纪念胜利,他塑造了自己获梦启的雕像,至今仍矗立在宫殿大厅,再次证明才华与毅力是通往伟大的天然阶梯。</p>
  51. <p class="p34">这便是米洛西斯的宏伟阶梯,以及阶梯尽头的都城。难怪人们称它为"蹙额之城"——这些用坚实花岗岩筑就的恢宏建筑,确实以它们阴郁的辉煌俯瞰着我们渺小的身影,宛如在皱眉凝视。即便在晴空下也如此,而当暴风云团盘踞在她帝王般的眉宇间时,米洛西斯更似超自然的居所,或诗人脑海中的幻想之境,而非现实——那不过是由一代代人用耐心才智,从山麓红色沉寂中开凿出的凡人之城。</p></body>
  52. </html>